一、精神衛生新機遇
7月18日,“第六屆全國精神??漆t院院長論壇”在上海召開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表示,精神衛生醫療體系建設需要向特色化、智能化發展。上海市醫院協會精神衛生中心管理專業委員會主委、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副書記趙敏總結,當下精神衛生事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,也相應面臨新挑戰、新使命。她強調,互聯網醫療正在開創醫療新局面,創造“機遇跑道”,為精神衛生事業發展進一步提速、增質、擴容。
二、精神衛生行業現狀
根據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的數據,截至2017年底,全國13.90億人口中精神障礙患者達2億4326萬4千人,總患病率高達17.5%;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1600萬人,發病率超過1%。在市場需求刺激下,一大批實力強、技術硬、管理嚴、效益高的精神病醫院快速興起。2017年中國精神病醫院數量達到1170家,同比2016年增長14.04%。無論是數量規模還是同比增速,都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。
三、行業痛點顯現
根據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馬辛在2018年第十一次全國心理衛生學術大會上的報告,盡管我國心理衛生服務社會化發展取得了可喜的進步,但是管理狀況仍有很大進步空間,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保障機制也還不健全,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缺口。以往精神病院主要通過人防手段來監督,一個管理人員找某一指定病人,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查看、檢查病房,或者在院內其他地方尋找。如果要查看病人病史等醫療信息則還要在大量紙質材料中翻找。此外,有些病人可能會離開病房或者醫院而走失。既耗費人力,還容易出錯,時有意外事故發生,沒有一個很好的技術手段能杜絕此類事情出現?,F在,被重點監護的病人多數都佩戴智能手環(即腕帶),每個手環都在病人管理系統標明了病人姓名、病史、用藥、位置等信息,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可視化軟件隨時查看病人信息。這樣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,同時監控和跟蹤病人的所在位置,保障了病人的安全。
四、智護安全一體化管理解決方案
吾控失的智慧精神病院智護安全一體化管理平臺,該系統主要分為智能看護管理、智能護理管理、智能預警管理三大模塊。
(1)智能看護管理:通過給患者佩戴智能手環,可以準確定位患者的實時位置,分布區域,對患者實時點名,正確識別以及查詢一段時間內患者的活動情況和行動軌跡,方便對患者的管理。同時具備異常預警功能。一旦患者有異常舉動,如離開安全區域,擅闖禁區,某一區域滯留時間過長或者聚集異常,都會進行預警,安保人員可直接調取對應位置視頻進行狀況確認與處置。
(2)智能護理管理:對接移動護理,3D人臉識別精準識別患者身份,對藥品配送以及用藥情況進行記錄,通過工卡可對醫護進行實時定位,通過電子圍欄,對不同癥狀的患者進行分類管理,及時應對各種緊急情況。
(3)智能預警管理:通過對患者的報警信息查詢,定位追蹤,移動信息查詢,用藥情況等數據進行采集并分析,評估患者身體健康狀況,發病時間,風險狀況并提前預警。
五、精神病院智慧化管理未來可期
隨著精神衛生醫療行業規模的逐年增加,社會管理制度不完善、人才缺失等痛點的顯現,精神病院智慧化管理勢在必行。雖然目前精神病院智慧化管理仍處于初期階段,但隨著5G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科技的不斷進步,未來精神病院智慧化管理將一片向好。
關注微信公眾號